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令吉狂贬.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令吉狂贬. Show all posts

Monday, October 12, 2015

外资回来了

自从令吉兑美元汇率跌跌不休之后,马来西亚的股市便面对很大的煎熬,因为股市也随着汇市不断地探底,大家似乎看不到下跌的尽头。不过,笔者在9月底当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公布8月货币及金融发展报告中 #1,可以看出股汇市的跌势已经达到了谷底。

这主要是因为这份报告的几个图表正显示着正面的迹象,例如贷款出现从谷底反弹的趋势 #2,这对笔者而言是一个明确的讯息,显示商人开始认为市场的坏消息已经出尽。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以后的情况已经不可能比现在更坏了,所以他们觉得现在是继续做生意的好时机。




图片来源:http://cn.theantdaily.com/

生意人的目的就是赚钱,他们的触觉非常敏感,所以既然他们认为以后不会比现在更坏的话,那么你们还认为未来会比现在更坏呢?

此外,从另一个图表中 #3也可以看出M1和M3也出现回弹的走势,所谓M1就是现金,而M3就是现金加定期存款,这也意味着马来西亚资金市场的游资开始回流,金融体系也拥有越来越充裕的资金,可以提供更多的借贷活动。

当然,这报告的也显示家庭贷款趋势没有改善的迹象 #4,对于此笔者一点也不感惊讶,因为大部份消费人对未来仍然没有多大的信心,他们不太敢大事开销。再加上,房地产价格高涨之后,银行也谨慎发放贷款,所以家庭贷款没有回弹是理所当然的。




图片来源:http://www.zaobao.com.sg/

然而,为何在这报告出炉之后,令吉兑美元汇率不但没有马上回弹,反而越跌越低,甚至是达到4.40令吉以下的水平呢?其实,相信市场的玩家已经察觉这个讯息,只是他们想在更低的价位买到更多的令吉,所以他们便不断地卖出令吉,制造令吉兑美元汇率会继续滑跌的恐慌。

当这些市场玩家在市场吸纳足够的令吉之后,他们便开始推高令吉汇率,所以从10月7日开始令吉汇率开始走强,而且增值的幅度令人感到惊讶。然而,对于了解国行报告讯息的人,应该早早就预见令吉汇率会出现这样的走势。

随着令吉汇率回弹之后,现在市场开始问的问题便是:“令吉汇率的反弹趋势会持久吗?”当然,这是一个值百万元的问题,相信没有可以准确的回答这问题。

如果有留意市场讯息的话,不难发现我国有一笔600亿 #5 令吉债券于未来6个月至12个月,如果这笔债券到期并撤出马来西亚的话,那么这对令吉汇率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对于这一点,相信有关当局也非常明白。

所以,首相拿督斯里纳吉不久前宣布一项200亿令吉振兴经济计划,包括通过ValueCap到马股中收购价值被低估的股项,笔者相信这笔资金将会在未来6个月12个月这期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就是让市场知道令吉汇率,以及股市会保持稳定的上升趋势。





Source:Yahoo finance







如果这笔600亿到期的资金知道马来西亚的股汇市会起的话,相信他们不会愿意在这个时候马上将撤出马来西亚,他们会希望趁着马来西亚股汇率的上涨趋势中再多赚一点。此外,在马来西亚外资看到马来西亚股汇率出现了赚钱的机会,相信他们也会开始流入马来西亚,这使得马来西亚股汇可以更稳步上升。

当然,这笔200亿令吉的振兴经济计划是否能够发挥预期的效果,并如笔者所设想般可以让股汇市平稳扬升,则需要时间来证明。

Sunday, September 13, 2015

令吉狂贬效应发酵 9月开始吹涨风

令吉今年以来狂贬30%的效应开始发酵,多种进口商品或有原料和零件进口的物品于9月份开始酝酿涨价,包括豆类、农产品、香料、罐头食品、文具、日用品及汽车等,甚至旅游配套也难逃涨价。


 今年天然灾害少,粮食收成佳,价格稳定,但无奈令吉贬势强劲,以致干粮进口成本增加,商家不得不上调干粮售价。

 大马干粮进出口商会总会长拿督斯里蔡宝镪在接受《中国报》电话访问时指出,干粮进口成本的涨幅大约在10%至50%,一般涨幅为20%,涨得最高的是大葱,增长了50%。

 “大马90%干粮是从外国进口,包括大葱、辣椒干、豆类、小麦、花生、香料和食品罐头等。这是个开放市场,像印度买大葱的成本涨了70%,商家可转向中国购买,尽量稳定货品价格。”

奶粉原价售无优惠

 蔡宝镪指出,国内奶粉主要由奶粉公司进口,过往可能是以买10箱送3箱的优惠方式卖给批发商,但现在少送或不送了,故商家可能会以原价售卖给消费者,不再有优惠价,这也是变相涨价的方式之一。

 另外,汽车维修业者也在早前接获零件厂商及供应商通知,所有进口车电箱一律调涨10%。除了汽车电箱以外,陆续喊涨的汽车零件与部件包括轮胎等,预料将调涨5至10%。

文具价可能受影响

大马文具主要从国外进口,除了纸张多从泰国和印尼进口外,其他文具大多从中国进口。

 大马文具书业联合会名誉会长郑东星指出,文具供应商目前所采用的汇率还是相当稳定,未来几个月内,商家在进口新货时可能会感到吃力,文具价格可能也会受到影响。

 “在未来数个月,商家可能需要有心理准备,但我们也会尽量维持稳定价格。”

 蔡宝镪说,令吉兑美元早前从3.20水平贬至3.80水平时,因商家出售的仍是早前购买的库存,故仍维持售价不变,但在8月份进口的货品则因成本增加而陆续涨价。

旅游配套已涨10%

7月份至8月份令吉贬值超过15%,大大增加旅游公司成本,赚幅受压,旅游配套价格调高10%左右,倘若令吉持续贬值,旅游公司可能也会再涨价。

 大马华人旅游业公会全国会长陈三顺指出,令吉贬势出乎预料,未来走势不明朗,该公会也在探讨是否有要提出要求客户尽早缴清旅费,好让旅游公司能尽早兑换外币,不再受令吉贬值影响。

 “已缴付大部分旅费的客户基本上不会面对费用调涨的情况,若只给小部分订金,我们则会通知他们尽早缴清,否则过了一个期限后,可能会面临旅费的调涨。”

 他指出,令吉贬值使得旅游业者也缩短客户的缴费期限,过往可能需要出发前2个星期或1个月就必须付清,现在可能考虑要客户在出发前一个月半就得付清。

 “就目前情况来看,国人仍会选择国外旅游,令吉贬值后,部分客户可能会缩短外国旅游的行程与天数,部分客户也会转向本地旅游。”

进口原料带动商品涨价

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公会前会长郑己胜指出,商家在进口商品时,单单兑换率成本在5月份至6月就增长了17%,8月和9月涨幅更是扩大至20%至35%,一些日常用品如洗发水、消费品、原料和零件等都可能会涨价。

 “一些虽然在本地制造,但原料和零件从外国进口,也会对带动商品价格成长。”

 他指出,虽然有些商品价格没有调涨,但分量却减少,这也是商家在面临成本压力时采取的另一种应对方式。

调高售价 商家担心影响销量

消费税落实后,市面上不少商品已开始涨价,令吉近期疲软不已,特别是在8月份波动更为激烈,令进口成本提高,商家调涨售价之余又担心影响销量,进退两难。

 郑己胜指出,美元走强,令吉疲软对商家造成沉重压力,成本提高预计将使赚幅进一步被削减,上调售价在所难免,但担心价格调整后,再度影响销量。

 “大家都感觉到许多商品都在酝酿著涨价的情况,过去一些商品价格已开始涨价,但这都是过去3个月的库存。令吉在8月份的跌势凶猛,跌幅将近10%,一些8月份进口的商品和原料,价格都会上调了20%左右。”

 过往供应商在给予报价单时,都会有一、两个星期期限,只要在这段期间下单,这个价格仍是被接受的。但近期令吉波动太大,期限缩短,今日倘若不下单,明天又得重新估价,商家都承担不起这个亏损的风险。

组装汽车也受影响

令吉贬值冲击大马汽车领域,受影响的不仅是进口整装汽车(CBU ),因本地组装汽车(CKD)部分零件得由国外进口,也是以美元计算,因此对汽车公司盈利和赚幅都会带来影响。

 大马汽车商公会(MAA)主席拿督艾莎指出,本地汽车的进口零件比重不一,有些汽车90%零件为进口,有些介于20%至30%不等,因此受影响程度不同。

 被问及令吉贬值是否会推动车价上涨时,她指出,调涨车价是由个别公司自行决定,不会事先告知其他业者,因此她也不会知道,但预计车价不会下跌。

 大马宝马集团(BMW)董事经理兼总执行长艾伦哈里斯日前指出,由于令吉不断贬值,进口商面临一些财务压力,倘若令吉继续贬值,不排除明年初提高汽车售价的可能性。

参考亚洲金融风暴措施 政府应助国人渡难关

令吉贬值和油价下跌已影响整个经商环境,政府应当采取平衡策略,不应只是一味打压商家涨价,而是应当著手解决经济问题,或可参考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所采纳的措施,例如降低税率等,减轻业者压力。

 郑己胜说:“在这个非常时期,很多人也希望政府能采纳在97年所实施的措施,如减少门牌税等,让人民能渡过这一难关。”

 他指出,电费价格早前因原油价格上涨至每桶100美元(约432令吉)而上调17%,目前油价已挫至50美元(约216令吉)以下,因此电费应当下调至比以往更低水平。

公会吁下调电费

 “许多公会也在呼吁国家能源(TENAGA,5347,主要板贸服)下调电费,因电费对商家造成直接影响,政府应当施加一些压力给国营企业。还有就是燃油价格的降幅,这也是让人很纳闷的,国际油价下跌了很多,但零售价还是降得很慢。”

 另外,政府也应当更进一步开放市场,让人民能够买到更低廉的商品,比如白糖,国际市场糖价目前为每公斤1.80令吉,但国内售价还是锁定在2.85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