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10, 2014

私有化后全面重组 MAS马航冀浴火重生

报道:林伟彬

继4个月内遭到两次航空意外的双重打击后,破产将被视为亏损连连国营航空业者马航有限公司(MAS,3786,贸易服务组)拯救计划其中一个釜底抽薪的措施。

多名高级金融谘询与国营资产经理国库控股有限公司(Khazanah)高级执行员正推动一项计划,涉及大幅注销总值超过125亿令吉的贷款与债券。

“拯救计划如何选择可能稍微不同,但所有参与的团体清楚马航的窘境。”

一名高级银行家指出:“缩手缩脚并无法让这家航空公司重生,必须要大刀阔斧才能一劳永逸。”

“让这家航空公司破产,将容许它与享有对马航不利合约的借贷商、工会与供应商,重新展开洽商新条件。”

该航空公司过去已多次获得政府的财务支援。尽管一度被誉为区域最佳之一,惟管理不善、政治干预和其顽抗工会,持续拖低了该公司的表现。

而在3月,载有238人飞往北京的MH370客机从雷达上消失,迄今仍未寻获,加上上个月重返吉隆坡的MH17客机在乌克兰东部遭击落,导致机上298名乘客与机组人员罹难。

金融执行员正积极为该陷困航空公司拟定一项整合,预料拯救计划可在8月杪出炉。

这项拯救计划也可能是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执政后最大规模国营财务支援,并预料对马来西亚企业界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由于债务注销和债券持有人削减的即时效应,支配大马交易所的一些大型公司借贷成本预料将会提高。

这是因为国库控股将首次卸下为旗下公司财务责任担保人的长期责任。

除了控制马航69%股权外,这家庞大国营投资基金也涉足每个主要经济领域,及持有上市公司包括国家能源(TENAGA)、联昌集团控股(CIMB)和国内主要电讯公司的控制股份。

“国库控股旗下单位一直都享有AAA的评级。”

“拯救马航将使它作出改变,及触发各种效应,如业务成本提高将会转嫁予消费者等等。”

除了获得股东注入新资本,马航也将需要迅速降低其债务,以减少负债利息成本,因该航空公司尚欠国内银行系统约100亿令吉的长期债务。

另外25亿令吉则是属于由国营机构,包括退休基金局持有的伊斯兰债券。

重组计划的主要部分将是重组其2万3000人的庞大雇员团队,以及不利于该航空公司的单边供应合约。

综合各方分析信息,海外媒体早前也对马航的未来命运作出3种揣测。

第1种命运是私有化退市。马航现持股达到69%的最大股东是国库控股。这家国有投资机构已在上周五宣布,以每股27仙或总额接近14亿令吉代价,献议收购马航的所有其余股份,把该航空公司私有化后进而除牌下市。外媒称,这或许对这家马来西亚载旗航空来说是最有效和不失颜面的方式。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入一系列资金来重新对马航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而国库控股6月预测,马航目前的资金只能够维持1年运转。

第2种命运是破产重组。按照目前马航的营运情况,如果没有政府强劲的支持,破产或许是唯一的路。一旦选择破产,这也将成为继2011年美国航空之后,全球航空业最大破产案。破产无疑能够帮助马航摆脱不良资产,轻装上阵,重新规划策略和重塑品牌。

但是,拥有近2万员工的大型企业想要破产重组,与工会谈判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大规模的裁员会引发怎样的社会问题,也是政府控股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破产重组能否挽回马航已经损失殆尽的声誉,重新在市场上立足,也是摆在马航面前的最大疑问。

第3种命运则是被其他公司收购。比如面对马航眼下的困局,有分析人士提出大胆猜想,能否让另一家收益良好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即亚洲航空有限公司(AIRASIA,5099,贸易服务组)入主马航。

惟外媒认为,亚航收购马航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首先,从资产规模上来看,截至2013年底,亚航的总资产为178亿6000万令吉,而同时期马航的总资产约为410亿令吉,尽管最近半年的接连空难事件,使得马航资产缩水,但是要上演“蛇吞象”式的收购,对亚航来说依然存在困难。

其次,亚航是否对马航有兴趣也值得关注。马航的航线网络、机队规模对于正在扩张期的亚航也许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亚航一直定位于低成本航空,与马航这种传统网络的航空公司重组,意味着漫长的调整期和磨合期,以及完全不同的企业文化。

最后,这两家公司的股本结构上有着根本的区别,负载国家形象的马航要被市场化的企业所并购并不容易。

无论是以上哪一种命运,处于经营泥潭的马航都必须尽快决策以达到“断臂求生”的目的。